不能让互联网保险只营销了“保”,而隐藏了“险”。
“尾款人”成为热词的11月1日,第一拨双十一活动把个品牌送上了一日之内营销逾1亿元的“宝座”,包括很多人付了款仍然是蒙圈的:确定是1号吗?不是11号?
在不断提前、不断拉长档期、不断创新交易新高的双十一里,还有一项“无实物消费”在猛涨,那就是保险。
比如曾一度在朋友圈不停刷屏的腾讯微保,主打赔付额高达百万的医疗险和重疾险,平日至少几十元/年,但在双十一首月把保费降到1元,次月也分别优惠到11元起和3元起,就是为了以更大力度促销,吸引以80后为主的互联网保险潜在消费者。
比如另一款今年“声势挺猛”的众安保险去年也推出了面向父母的双十一特惠版,给父母同时投保即可同一订单下两人共享2万元的年免赔额。
翻译一下:也就是说,万一父母俩人在投保这年各自生病住院,本来要累计自付4万元以上才能获赔,现在自付超2万就能获赔了。这等于在看病花钱上,直接省了2万元。
这样典型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中,今年在北京地区像一股风一样流行起来的当属“京惠保”,面向所有在京有医保的人,凭借“年付79元最高万赔付”的字样打动了不少人。
尽管该产品条款细则里写明这款产品只能报销社保内用药、有两万的免赔额、没有门诊责任、只能报销住院高额花费等,仍以便宜、无等待期、不限年龄、不用体检等引来蜂拥式采购。一周时间,北京京惠保参保人数突破了50万人,据统计,投保该产品年龄最大者已岁,最小年龄仅28天。
火热的另一端,是线下保险业务的寒冬。
往年是保险公司“新年开门红”的时期,一场疫情,让传统的线下签单保险在今年春天遭遇最冷清的局面。
有的业务量缩减了多半,有的甚至签单量只有往年同期的5%。“这不是腰斩,这简直就是从脚脖子被砍断了”,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员在媒体上这样形容“惨状”。
受影响的除了保险公司,还有在国内刚刚兴起的、代理多家保险给用户定制保险组合的中间保险经纪人。复工后很多公司开始频繁在线开会,不是讨论经营,而是为了留住员工。
直至今年双十一,更多的保险业务新闻似乎都是来自互联网产品。
年,保险这根扁担的两头,果真这么悬殊吗?
A面:互联网保险的必杀技
如果说互联网在保险领域来势汹汹,不能不提的是年。在“互联网保险观察”的统计中,年前后,国内除了众安保险、安心、易安接连拿到互联网保险牌照,百度、京东、乐视等巨头也纷纷通过联手保险公司、资本方,全面布局互联网保险,泰康人寿、银之杰、奥马电器、银江股份等各类机构都加入了互联网大潮。
来源:曲速资本这一年,也是在智能终端普及、各类APP创造了便利平台、国内保险业总资产已超过12万亿、全国保费收入达2.43万亿元的态势下,“不可错过的入局时机”。
截至年底,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备案达到了家,虽然在余家保险中介中,积极布局互联网的当时还不足5%,但是巨浪已经开始显现。
从年到年,新浪、滴滴、美团等角色也开始进入保险业。
有别于传统保险公司理财险、寿险、重疾险以及年前后大力推广的医疗险,面向出行行业的运营者和消费者的出行服务险、面向物流/快递行业的保险、针对共享出行的保险等,定制型保险成为互联网保险拉拢行业客户和公众的特色服务。
例如新浪年初进入互联网保险领域,结合微博使用场景,初期上线的险种是旅游险和碎屏险,而且面向公众提出了定制型保险的服务。
而且,借着互联网渠道的便利性,互联网保险还开发了“防小三险”、“摇号险”、“加班险”、“种牙险”、“外卖险”等五花八门的、传统保险公司里并不常见的险种。
来源:曲速资本在年爆发期后,到是互联网保险的摸索期。传统保险是直接或间接获客、线下介绍、线下签单的耗时耗力流程,而利用网络引流,成为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