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的去杠杆,通俗地讲,就可以理解为让大家少借钱或者不借钱去做生意。作用就是给经济降温,类似于在汽车的车速还没有特别快的时候,就慢慢踩刹车,而不是等到速度特别快的时候猛地急刹车。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历史聊起。古代被我们称为农业社会,进入近代之后,我们说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现在,我们当然还生活在工业社会里面,只是比起近代要先进多了。那么,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有什么区别呢?
根本性的区别,就是生产力的不同。农业社会的经济活动可以小到一个人就能解决几乎一切问题。农业社会的生活就是采集粮食、吃饭睡觉。当然,还要找个住的地方。从最低生活标准来看,一个人是能够实现生存的保障的。
那么,要求稍微高一点,要繁衍后代、要穿布衣、要住砖瓦房、要吃的食物种类再丰富一点,一小群人也是能够实现的。这就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从这样的描述来看,农业社会需要靠借钱来完成社会大生产吗?绝大多数情况下,真的不需要。
但是工业社会完全不一样。工业革命有两个标志性的物品,一个是珍妮纺纱机,另一个是改良后的蒸汽机。驱动蒸汽机工作,是需要能源的,而当时的能源就是煤炭。要挖煤,就要制造更多、更大、更快的工具和机器设备。
这时候,社会大生产的时代就到来了。制造蒸汽机,需要大量金属,这就需要挖矿,挖金属矿。取得矿石之后就要炼铁、炼钢,这时候就需要大量能源,又要挖矿,挖煤矿。这样循环改进下去,机器设备越造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最终的结果就是:机器设备的价值越来越大,生产机器所需要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因此,在工业社会里,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要想依靠纯粹的劳动积蓄,来投资办厂,生产各类工业产品,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单靠个体积蓄无法做到,怎么办?那就只能借钱,依靠融资手段来取得大量资本,投入生产。
当然,现实历史上,金融不是等到工业社会才出现的。早在农业社会的时候,因为贸易的需要,就已经出现金钱的借贷活动。甚至于,几百年前,地中海地区就因为贸易的需要,诞生了现代保险业的雏形。
但是,同样是借钱,为什么没有听说古代所谓的经济过热?为什么最近一百年才开始听说经济危机、经济过热这类概念?答案就是,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现象了。
由于工业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资金,开始一项事业基本上都需要融资。融资就是凑钱,有的人以入股的方式把钱凑过来,有的人以借贷的形式把钱凑过来。然后就可以开始生产、开始做买卖了。
当一样产品非常热销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到了赚钱的机会。这时候,大家要进入这个领域,肯定就是去融资,然后投入生产了。这时候,前面提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出现了:大家争先涌入一项事业的时候,很快就会造成产能过剩。
举一个大家都听说过的例子。假设现在牛奶非常好卖,非常挣钱。结果大量养牛场被新建起来,大量的奶牛产奶,并投放到市场上。结果,产能过剩,牛奶卖不掉,放久了还要变质。这时候,作为养牛场的农场主,你怎么办?
两个选择,要么降价销售,让更多人来消耗掉过剩产能;要么只能选择把牛奶倒进河里。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免费送人。不过相信选这条路的人会很少。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久以前就听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起因,都是资本世界的产能过剩,造成了经济危机,大量失业人员进一步形成了社会危机。掌舵的人发现内部压力无法化解了,那就只能寻求外部解决办法。于是,战争就打起来了。
现在,回到问题上,经济杠杆的意思就是自己以一定的自有本金,通过外部融资,借钱或者吸引股权投资,聚集一笔较大的资本,投入一项事业做买卖。去杠杆的意思就是,整个社会在官方的调控之下,要减少借钱的数量,让相当一部分人融不到钱,减少市场上做某些买卖,或者所有买卖的数量。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产能过剩!一件商品产能过剩的时候,如果还有更多的资本投入这个领域,将造成更大的产能过剩,最终造成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企业倒闭,大量人员失业。这将增加社会的压力。
而去杠杆,就是提前阻止大量资本进入某些过热产业,提前避免后续的产能极端过剩,避免大量企业倒闭、人员失业。官方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前引导资本进入未来潜在需求很大的产业,能够使得经济平稳运行,避免局部产业过热造成的大起大落。
西方世界经历两百多年的积累,我们经历最近四十多年的积累,社会财富已经非常庞大,生产力也高度发展。产能过剩在绝大多数领域都已经出现了。极少数领域,像如今的芯片产业,受制于过高的技术水平和疫情带来的某些影响,才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反而是极端罕见的。
正常的状态就应该是产能过剩,而且是大量过剩。所以,为了避免长痛,我们只能选择短痛,把落后产能和过热产能主动关闭一批,引导资本和人员进入其他需求更大的领域,比如资本进入高科技领域,人员进入服务业领域。
这样,既让资本去了更有希望赚钱的领域,又让人员避免了将来某个时刻被迫失业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去杠杆的用意。
(全文完。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