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保险 >> 上保险优势 >> 正文 >> 正文

你还在这样买保险吗普通人买保险应该避开哪

来源:上保险 时间:2024/8/20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828/4458139.html

很多人买保险,总是要担心买错了、买贵了、被骗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懂保险知识也不了解保险产品,一不小心就被坑了。

怎么买保险才能不踩坑呢?首先当然是要懂得识别哪些是坑,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保险配置过程中最容易踩的四大坑。

保障不足,捆绑销售

买保险,要避开的第一个坑就是不能把人身保险当理财产品,保险最本质的功能是提供保障,通过交一笔保费,保障未来的身故、重疾、意外等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购买保险时,在自己的预算内一定要优先选择足够高的保额。

很多人配置的保险中,重疾、定期寿险等关键保险的保额只买了10万、20万,超过50万的很少。

但重疾又往往是恶性肿瘤(含白血病)、严重哮喘、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等等这些病情严重、治疗周期长的疾病,同时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上百万。

关键险种保额不高,一旦出险,赔偿的钱在治疗费用面前就真的只是杯水车薪!

此外,还要警惕代理人口中常说的有病治病,没病返钱的“返还型”保险,返还型保险会给你一种既能存钱又有保障的美好幻想,但实际上买这种保险是非常不划算的,如果要买足保额,需要付出的成本是远超普通消费型的。

而这类保险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杠杆利率实在太低了!想想看,保费交了10万,最后出险只能赔15万,甚至有些产品的杠杆率是1:1的,也就是你交的保费几乎等于赔偿金,那些加上了万能账户之类的包装的保险就更复杂了,让人很难分辨。

产品停售,要买趁早

产品停售、升级涨价是保险代理人们最常用的销售套路,当代理人告诉你这个保险特别好,卖疯了,所以要停售或升级涨价时,如果你担心买不到好产品了,想也不想就赶紧投保的话,那你就踩坑了...

停售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款产品有监管和市场风险,监管风险就是这个产品不符合监管要求,对消费者有风险,或者对保险公司未来的经营,运营和资本市场波动等风险,所以要停售的产品一般是存在风险的,就不要拿出来卖了。

市场风险指的是随着市场的竞争,各家公司推出的产品越来越好。那么自然会出现产品更迭。这种情况一般不会炒停售,因为新产品一出来立马就会啪啪打脸。

二是这款产品对保险公司来说有一定利润风险,说简单点就是这款产品不能为保险公司带来足够的利润,所以就要停售。

所以,保险产品因为卖的太好而停售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

健康告知随便填,过了两年一定赔

很多时候为了促成交易,一些销售人员会告诉我们,只要没住院健康告知随便填,过了两年一定赔,因为有两年不可抗辩条款的保护,这也让很多人深信不疑。

根据《保险法》16条“不可抗辩条款”内容,超过两年后不能解除合同,这的确对消费者有利,但不能把解除合同和一定能理赔混为一谈,若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依旧可以拒赔的。

熟人介绍,跟风投保

中国卖保险的人,将近有万,很多人身边的亲戚朋友里就有卖保险的,他们大都专业知识欠缺,甚至有时候自己也看不懂保障条款...

大部分保险销售的眼里只有佣金,能卖出去的就是好保险,哪管你三七二十一,买保险前你是上帝,买保险之后......不好意思,没有之后,所谓售后服务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下面笔者详细的跟大家聊一聊关于购买保险的一些建议:

1、完全不买或者买得过多

保险应该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一般来讲,一个家庭保费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10%-20%、保险金额累计是家庭年总收入的5-10倍为宜。

认为保险是骗子,什么都不买,自然不对!买的太多、乱买一气,甚至把保险作为家庭主要投资渠道,当然也不对!

2、重视投资收益,忽视风险保障

很多人把保险当作投资渠道,首先想到是保本、分红、强制储蓄,却没有想到是否能抵御健康和意外带来的风险,这是近年来养老险和教育险等投资类保险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相对于保费而言,养老险和教育险带来的投资收益很不理想,而且中途退保,还会损失一部分本金,流动性非常差。从投资理财的角度上讲,保本、储蓄、分红型的保险并不是理想配置,而是小白投资者容易掉入的一个大坑。

保险应该回归保障的本质,以较小的投入,获得对抗意外风险的能力,才是正确的投保观念。

3、舍得给孩子买保险,对大人保险却不在意

在一个家庭里,孩子是消费主体,大人是创收主体。孩子即使出现意外,大人仍然有条件和能力应付解决;但是作为家庭经济支柱,大人一旦出现意外,全家人的生活都会大受影响。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保险最应该保障的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也就是正当壮年的成员。

4、指望一张保单解决所有需求

当许多需求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人为了图方便,往往希望一张保单能包含所有功能,解决所有需求。

像所谓的万能型寿险、分红型寿险,看似包含所有,其实里面没有一样能解决急难险重的问题。而且一旦开始买,你就必须连续缴费很多年,否则就鸡飞蛋打一场空了。

正确做法应该是:不要怕麻烦,根据需求分开购买。

5、被电话营销忽悠

保险电销是许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一种投保渠道,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被电话营销忽悠也是投保人面临的重大风险。

在电话沟通中,保险公司一般都有录音,有投保意向的消费者一定要注意问清服务人员的工号、所销产品的具体性质、保险范围、除外责任、费用扣除、退保损失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如想要进一步确认留证营销员电话销售中的介绍及“承诺”,有条件的消费者也可自行录音。

6、保险的等待期,业务员不一定告诉你

推销保险时,业务员可能会跟你说,买了保险之后,看病就能获得赔偿了。但是保单生效的等待期,业务员工可不一定告诉你。

事实上,很多保险都设置了一定期限的等待期。有的是90天,有的是天,要仔细检查条款才知道具体的日期。意思就是说,你买了保险之后在等待期内生病了,保险公司是不会赔偿只会退保费的。

7、不懂“电话回访”和“犹豫期”的规则,

错过难得的后悔药

为了保障投保人的合法权益,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在销售保单后必须对用户进行电话回访,并且赋予了投保人15天左右的犹豫权。在犹豫期内,如果你后悔了,随时可以退保,而且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很多投保人不懂相关规则,把回访电话当成骚扰电话,对犹豫期也没有善加利用,最终错过了难得的后悔药。

8、缴费方式没弄清,导致保单失效

一些保险销售员为了促成用户投保,在描述缴费方式时闪烁其词,甚至恶意误导。比如,一款产品的缴费期限是15年,却告诉你只需要交10年。等到你交满10年断缴之后,保险公司会告诉保单失效了,之前的钱全都打了水漂。

9、免赔条款看不清

保险法规定,保险产品的免责条款,保险公司在投保前必须向投保人讲清楚。但是,很多保险公司为了促成交易,却把这样重要的条款用很小的字放在保险合同最不显眼的地方。到了理赔时,你说业务员没给你讲清楚是没用的,合同里有免责条款,你没看清只能怪你自己。

10、把保险产品当成了银行存款

大家都知道保险有坑,但经常不知不觉就掉进了坑里。比如你去银行存款,工作人员向你介绍了一种利率较高并赠送保险的存款,你以为是银行的产品就买了,最后发现买的是保险,还不能提前支取,甚至利率也没有普通的定存高。

说了这么多投保的风险,大师兄还是觉得,尽管保险中的坑很多,但是作为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一环,还是不可或缺的。

问题的核心在于,你应该如何对待保险产品?

如果把保险当成投资产品,其实是很不合适的。在同样低风险的情况下,市场上有太多的投资渠道,可以获得比保险高得多的收益,而且流动性也远远高于投资型保险。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性功能,就是以相对较小的投入,去应付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小概率事件,当风险来临时,不至于手足无措,甚至一夜返贫。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最需要配置的保险,应该是医疗和意外等险种。不必占用太多的资金,却可以化解人生的后顾之忧,才是保险的真正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