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保险 >> 上保险市场 >> 正文 >> 正文

去美国读了博才发现不喜欢这个专业导师合不

来源:上保险 时间:2025/7/6
北京中科白癜风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THISISAMERICA为什么决定在美国读博

年,我研究生毕业,年开始读博。申请博士主要出于职业规划的考虑,希望毕业后能找一份教职工作,主要也是受到身边几个朋友的影响,美国商科博士毕业后,大概率还是很好找工作。对我来说,读博最大的动力就是找工作,我很喜欢教书,我觉得学校的工作也更适合我的性格,所以申请了博士。

THISISAMERICA什么类型的学生适合去美国读博

这个问题,一方面要看自己的职业规划,一方面要看具体专业。

在做决定之前,应该做充分的背景调查,主要是看看这个专业方向毕业的师兄师姐,去向是不是和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致。一般来说,理工科专业读博需要5年,商科是4年,有的学校商科专业也是5年。

大部分理工科专业毕业后,需要做几年博后当做跳板去找教职,也有的同学去工业界了。商科也有去工业界的,但比较少,一般毕业就直接找教职了。

大部分商科博士不需要找funding,是系里付钱,导师可能就不会有funding方面的太大压力。每个学校招收的商科学生也很少,一般一年就招2个人左右。

目前我读到博士第三年,我们专业是四年毕业。前两年特别忙,每星期都至少十几篇paper,每篇paper二三十页,双休基本不可能,时间安排好的话,一星期能休息一天就不错了。

由于前两年的课压得很紧,每年寒暑假都要做paper,暑假还要单独教一门本科生的课。后两年考完qualify(博士资格考试)以后,会轻松很多。

综合来说,大部分专业的博士都不容易读,都要持续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整个博士生涯在学术方面还是挺枯燥的,所以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专业,不然很难坚持下去。

THISISAMERICA美国读博能否申请奖学金

我好像还没听过身边有谁是自费读博,基本上只要能拿到offer,都是有奖学金的。当然,不同专业的奖学金金额是不同的。如果没有奖学金,那读博就太贵了,除了学费,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学杂费,每学期要差不多一万刀,每年的保险费也要两、三千刀,总体费用很难负担,算下来性价比就不高了。但有全额奖学金的话,算下来我自己只需要付三、四百刀了,如果选的课多,顶多也就七八百刀。

如果你刚来的时候拿的是半奖,还有机会在接下来的学期里争取到全奖的。我的一位好朋友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刚开始老师说自己资金不够,只能先给半奖,等去了学校之后,老师在第二个学期就帮他争取到了全奖。

学校给博士的补贴一般每年大概是2-4万美元之间。扣完税拿到手一个月也没有很多钱,而且需要做RA、TA,每周20个小时(说是20小时,其实有时候就只干两三个小时)。这笔钱差不多能付房租和基本生活费,如果很节约,也许还能有一些结余。

THISISAMERICA美国能否本科直博

理工科专业可以直博,比如材料、物理、化学,地质等专业。有几个很好的朋友,他们本科背景很好,是直博。但是商科专业一般比较难直博。身边只有一个美国女生她的背景接近这个情况。她花了五年的时间就把本科研究生一起读完了,然后直接读博士。

THISISAMERICA申请美国博士的要求

商科(accounting,finance,AIS,marketing)一般都需要有硕士学位或者工作经验。

我本来当时想在德州读博(因为家人都在德州),去面试了好几所学校都问我有没有工作经验,都跟我说,你要是有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就好一些。但我当时在美国没有工作经验,所以那几个学校的面试结果不是很好。但有的学校不看重有没有工作经验,比如我现在读的学校,还有后来拿到offer的几个学校。

其次,对于文科专业,好的GMAT成绩也比较重要,尤其是想申请好学校。一般学校是以GMAT成绩做为第一轮筛选条件,你至少要能过线,如果没有达标,学校都不会看资料,当然,如果你其他条件特别优秀,比如已经有paper发表了,也是很有竞争力的。

RA/TA的经验也比较重要。你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就积攒一些当RA、TA的经验,这不但能帮助你对博士生涯有更多了解,还能写在申请的简历上,会比较有帮助。

我读的不是名校,所以我们学校的录取要求不会特别苛刻,也并不看重你是否有名校背景,基本上有研究生学历,GPA不是特别差就可以申请。

我的学妹是finance金融专业,她本来是学其他专业的,而且也没有在美国读研的经历,但她之前在国内就发表过两篇文章,所以申请到了我们学校金融专业的博士。按理说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因为她太优秀了,GMAT又考得高,就成功跨专业申请了,蛮厉害的。所以还是要看个例,如果你特别优秀,也可以破例。

但我知道会计专业还是需要有相关专业背景,因为美国的税法系统跟国内不太一样,尤其是审计和税法,这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是挺重要的。如果没有,来了之后还得补课。所以如果拿到offer,最好早点过来补课,这样博士就能读得轻松一点。

总之,GMAT/GRE,研究生背景,工作经验,研究经历,这些综合在一起如果还不错,应该是能申请到不错的学校的。

THISISAMERICA国内外CPA哪个更好考

CPA考试,我在国内考了五门,刚开始考的时候还没有规定在校学生不能考,第二年就开始有这个要求了,但那时我已经报了名也考过一门了,就没有受限制,我每年都在继续考,等我考完了五门,又要求必须还要考一门综合考试,后来因为家庭原因我没有考最后一门综合,有些可惜,尽管最终我没有拿到证书,但我后来申请学校的时候把我考CPA的经历都写在简历上了。

美国的CPA我也考过,但后来因为拿到了博士offer,也不太需要美国的CPA了,所以就没有继续考完。申请博士的时候如果有美国的CPA应该也是有帮助的。

我凑巧中美两国的CPA都考过,体验过,就说一下个人感受吧。我觉得美国的CPA更容易考一些。因为只有四门,可能也因为我在美国修的课程内容跟CPA联系很紧密,相当于是针对CPA设计的一样。

我记得当时在国内考CPA的时候,我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一整个暑假只要一下班就在复习,过线真的特别难,备考的过程特别痛苦。美国CPA我觉得全力准备六到八周,就能过一门。当然过程也不会很开心很愉悦了,学习都是痛苦的,但好像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就能通过,整体来说,我觉得还是比国内要简单好考一些。

THISISAMERICA关于套磁

套磁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把简历附上去(但这不是必须的),问问学校今年招不招人之类的基本情况,然后就去各个学校的网站上看就行了,如果学校招人,你就按照他们的流程走。

当时我在申请每所学校之前,都给学校系主任发邮件,问你们今年招不招学生,招几个人,把简历附上问下你看我行不行,我对你们学校特别感兴趣等等。然后有的学校会回复,有的老师特别友善,会鼓励你,说我们今年招几个人,我推荐你申请什么,会给你简单介绍一下。有的老师说,我们今年不招人,我给你推荐一下哪所学校在招人。还有的学校压根就不回复。各种情况都有。

还有一种办法是去问小秘,因为系主任会收到这种很多这种邮件,有时可能不会回复。你可以先问系里的小秘,然后再问系主任。其实套磁也得分专业,比如理工科专业是导师制,基本上导师就能决定录不录取你,给你多少钱,所以理工科专业这样套磁可以省钱省精力,如果研究方向和背景相符,可能导师就可以直接做决定要不要录取你了。但商科专业一般是系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