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养老金是不是不再和工龄挂钩了?为什么有些工作年限长的老人养老金赶不上工作年限短的老人?其实工龄并不是决定养老金的 因素。严格来说,对于同一个人,现在养老金主要是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挂钩。
工龄和缴费年限有什么关系?
工龄的最初定义可见于年《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草案》中找到,主要指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工的工作时间。工龄具体到每天,根据员工个人档案确定。为防止员工档案被修改,员工档案应严格保密。
事实上,在养老保险制度最初实施之前的退休制度中,个人只凭工龄就可以领取退休待遇,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退休待遇与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和按工龄计发的基本工资比例挂钩。所以,那个时候,工龄很重要。有时,工龄差一年,计发比例会相差5%~10%。还会出现工龄5-10年,养老金差一个档次的情况。
事实上,当时的退休待遇主要由雇主支付,一般要求是连续服务10年以上。年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伴随着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为了实现劳动就业的市场化,越来越多的人不会选择固定的企业。所以出现了养老保险的缴纳和积累。
为了实现退休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过渡,国家规定领取养老金的条件是养老保险累计缴费达到15年,包括视同缴费(也有一定的过渡期,比如连续工作10年以上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现在过渡期已经结束)。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职工档案可以认定的连续工龄可以视为缴费年限,养老金照此计发。与年龄形成相关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根据相关社保缴纳制度,企业必须为全日制用工缴纳社会保险。但企业和职工因各种原因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不计算相应的缴费年限。
另外,像一些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他们的社保缴纳时间可以不认定为工龄,但是会认定为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
其实我们的缴费基数是按照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核定的,所以当年的缴费时间可能和养老保险的缴费时间相差5倍。为了体现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在计算养老金时,缴费基数高的养老金会高一些。一般来说,%的基本缴费可能高于60%的基本缴费,养老金高20%~30%。
养老金的计算不是终点。退休后会根据国家统一调配的养老金调整,不断增加养老金。养老金调整的方式一般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进行。其中挂钩调整包括根据缴费年限挂钩,相应提高金额甚至可能对缴费年限较长的老人给予优惠照顾。
工龄养老金不挂钩后,哪些老人会受益?
事实上,在过去,工龄大致与退休费挂钩。比如工龄35年以上,退休费比例90%,工龄40年。所以,工龄达到相应的起征点后,没有达到下一个起征点,养老金待遇会更有利。
另外,单位里工资较高、缴费基数较高的老人,养老金待遇也会高一些。以前全国实行统一的工资表,大家工资都差不多,退休费也没有差别。
第三,过去私营、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职工没有退休制度。特别是个体工商户的工作时间不能算工龄。养老保险缴费实施后,都可以参保缴费,领取养老金,真的是很大的进步。
所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未来会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