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保险 >> 上保险介绍 >> 正文 >> 正文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发布2025年每千

来源:上保险 时间:2022/12/9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6224253368299847&wfr=spider&for=pc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10日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到年,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这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印发的规划明确了“十四五”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主要指标——

在幼有所育方面,到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现应保尽保。

在学有所教方面,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大于9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大于92%,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3年。

在劳有所得方面,参加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万人次。

在病有所医方面,人均预期寿命78.3岁,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2人、注册护士3.8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大于95%。

在老有所养方面,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新建城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养老服务床位总量约0万张。

在住有所居方面,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申请公租房和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均实现应保尽保,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约21.9万个。

在弱有所扶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达%。

在文体服务保障方面,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3.4万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大于30平方米。

根据规划,到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服务全达标、投入有保障,地区、城乡、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明显缩小,实现均等享有、便利可及。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提质扩容,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生活服务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全文“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目录

序言——4

章规划景——6

节发展基础——6

第二节机遇挑战——8

第二章总体思路——11

节指导思想——11

第二 本原则——12

第三节主要目标——13

第三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5

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15

第二节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17

第三节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22

第四章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24

节推动重点领域非基本公共服务扩容——24

第二节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发展——27

第五章推动生活服务为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拓展空间——32

节推进重点行业创新融合发展——29

第二节加强生活服务品牌化标准化建设——34

第六章系统提升公共服务效能——33

节统筹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33

第二节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34

第三节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36

第四节健全公共服务要素保障体系——37

第五节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42

第七章加强规划实施保障——41

节加强*的领导——41

第二节凝聚实施合力——41

第三节动态监测评估——42

序言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完善,基本民生底线不断筑牢兜实,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十四五”时期,推动公共服务发展,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丰富多层次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服务保障和文体服务保障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促进公共服务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年。

需要说明的是,从服务供给的权责分类来看,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两大类。其中,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由*府承担保障供给数量和质量的主要责任,引导市场主体和公益性社会机构补充供给。非基本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公民更高层次需求、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所必需但市场自发供给不足的公共服务,*府通过支持公益性社会机构或市场主体,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重点领域非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发展,实现大多数公民以可承受价格付费享有。此外,为满足公民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需求,一些完全由市场供给、居民付费享有的生活服务,可以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府主要负责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相关行业规范可持续发展,做好生活服务与公共服务衔接配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之间的边界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水平和质量都将稳步有序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章规划背景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公共服务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节发展基础

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年版)》,明确了国家向全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底线范围,为*府履行职责和公民享有相应权利提供了依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城乡区域人群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部分指标逐步追平东部地区。城乡之间制度性差异明显减少,实现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并轨运行,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筹城乡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截至年,全国96.8%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85.8%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者享受*府购买学位的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改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支出持续增加,重点领域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十三五”末,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策体系更加完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2%、大班额基本消除,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全民健康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每千人口医疗卫生床位数达到6.5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9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更加完善,每万人口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1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平方米,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养老服务能力加快提升,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到31.9万个,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8万张。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快发展,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8个。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涉及人数为.6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涉及人数为.8万人。公租房保障能力增强,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帮助和支持万贫困人口、多万边缘贫困群体住上安全住房,农村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历史性解决。

生活服务快速发展。高端医疗、文化、旅游、体育、家*等服务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服务取得长足发展。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占GDP比重由年的3.69%提高到4.5%。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6万亿元,国内游客达到60亿人次。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95万亿元,增加值达到1.12万亿元。家*服务业加速提质扩容,年全国家*服务业营业收入达亿元,家*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生活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朝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截至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建成世界上规模 的社会保障体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99亿人。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主要健康指标已经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建成世界 住房保障体系,帮助2亿多城镇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对突发事件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第二节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的 个五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公共服务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转型升级潜力足,内需空间广阔,使得公共服务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物质基础日趋雄厚。

——人口结构持续变迁,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明显,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人民群众生存发展对公共服务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涌现,科技助推公共服务发展能力越来越强。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仍存短板弱项,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差距,均等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优质资源总体短缺,扩供给促普惠仍需下更大功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不尽完善,设施布局与人口分布匹配不够,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必须深刻认识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树立底线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第二章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必须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基本原则,锚定发展目标,扎实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树立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科学合理界定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正确处理*府和市场关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丰富多层次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稳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增进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第二 本原则

界定科学、权责清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突出社会公平,科学界定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明确*府和社会、个人的权责边界,突出*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中的主体地位,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保持适当的民生支出力度和效度,保障民生改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财*负担能力,既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