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保险 >> 上保险优势 >> 正文 >> 正文

很多人想买保险,却不敢主动找业务员,知道

来源:上保险 时间:2023/6/14

声明|本文为“财说得明白”原创,各平台转载均需联系“财说得明白”,获得授权

最近有一个话题,我跟两类不同的朋友聊过,发现完全不同的看法,这当中体现了大家对保险产品和保险业务员的不同看法。

01,不同看法

这些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百万医疗险,但都是一年期的。一年到期之后。客户可能因为健康原因无法续保。保险公司也有可能因为保险停售的原因不再续保。最新的消息。未来会出现长期的百万医疗险,改变这一现状。

对于这个消息,我收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

有一些是在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认为意义不大。因为很多人甚至连保险都不愿意买,根本就不在乎一年期的还是长期续保的。

但是另外一些朋友。只是普通的消费者,他们看到这个消息之后,都纷纷留言表示这是一件好事。避免了未来保险不能续保的困扰。

看来现在很多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还认为说服客户投保。引导客户的保险观念是重中之重,也是他们的工作过程当中的最大困难。保险业务员的这种想法,是错的。

02,性价比比观念重要

这让我想起,某一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特别喜欢推荐某某福的重大疾病保险,先不讨论主险的性价比,就是附加的长期意外保险也很奇怪,必须附加,不买还不行。在很多客户看来,这是搭售的猪头肉。

那这个意外险的性价比怎么样呢?

对于客户来说。交30年的保费,这一份意外险可以保到75岁,如果只看这一点,似乎还不错。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保费的话。其实性价比真不高。因为30岁的男性,意外险的保额30万,每年的保费元,总保费3万多元,其实保费非常贵。

作为对比,如果客户另外选购一份意外险,同样是消费性质的,一年保费元,同样30万保额,即使保障45年,总保费也不过是元,远低于3万元。

当然,也有人说这种每年续保的意外险,不如长期续保的意外险。那么我们也找到业内的一份长期意外险作为比较。

香港友邦有一份只需要交12年的意外险,保障终身,以30岁的男性计算,30万的保额只需要交元,12年也只需要交1.3万元,保障期不是75岁,而是终身。

对于一位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当几个意外险或医疗险的方案放在一起比较,大部分人会从性价比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产品。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不想买,而是能不能买到最优的产品。

03,真正的好东西

对于购买保险的客户来说,这些年来,他们的主要困扰已经发生了变化。

最初的时候,他们的困扰是:我不想买,业务员拼命说服我买;

第二阶段。客户的困扰是:我想买。业务员说不清楚,不够专业;

现在其实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大家的困扰是:我想买。但是没找到好的产品。(业务员只是推荐他想卖的,不是我想买的)

当很多业务员还认为客户观念没到位,所以不想买保险时,其实,客户已经开始主动上网搜寻保险,在各种平台上对比保险。很多人想买保险,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保险。觉得保险不好,保险骗人的越来越少。感觉保险公司的产品不合适,服务跟不上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手机是好东西,但是假如我送给你十台手机,一分钱都不要,但是十台手机要求是你自己使用。你可能会觉得这成为了一个负担。明明手机是好东西,但你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两台而已

但假如我送给你的是保险,一分钱不要,别说十份,就算份0份,很多人都愿意要。为什么呢?这更说明保险是好东西,而且越多越好。

这更加说明在大家心目中都已经接受了保险是必须的,只是性价比合不合适。

在我的培训工作当中,也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案例:某位业务员认为,难以说服某位客户购买保险,但是在尝试换了一个更便宜保障额度更高的产品之后,客户却迅速的成交了。

不是观念的问题,而是产品的问题。

04,只卖自己东西的不是好业务员

曾经认识一位保险公司的销售冠*,他在公司的大会上面告诉同事。他只重点研究几个产品,把那几个产品卖好了,就成为了冠*。

后来私下跟他聊天。他才说出了事实。他说所在的保险公司有四五十种产品,与市场上的产品对比,只有其中几个产品性价比比较高。

很多业务员希望客户需要的每一种产品都是自家的产品,但他的做法却不同。他只重点介绍自己认可的几款产品,当客户需要的是其他类型产品时,他会坦白的告诉客户,有一些其他公司相应的产品性价比更高。

想不到他这种方式得到了大量客户的认可,而且最重要的是。客户特别愿意给他介绍朋友,因为都认为这个小伙子比较实在。对于客户来说,一个愿意承认其他公司的某些产品更好的业务员,更加专业,更加值得信任。

当你想把整个公司的四五十个产品都卖给客户的时候,你很难成为销售冠*。但是当你只找出几个性价比好的产品卖给客户,同时还向客户推荐其他公司的优秀产品时,你反而容易成为冠*。

也许这个道理说出来,大家都明白。但是保险业务员谁能做得到呢?大部分保险业务员不是希望,能做多一份单就多一份单吗?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客户对保险有需求时,却不太敢主动的接触业务员,而愿意在各大金融平台上寻找合适的产品。

大家更希望找到这样的业务员,站在客户角度,而不是站在公司角度。

财说得明白,带你看懂财经现象背后的真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