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流云在草青青
有位退役*人网友问,异地就业,单位只给上社保,不肯接收档案,怎么办?遇到这种问题的朋友,现在的工作单位八成不是国企或机关事业单位,或自己不是正式编制人员。因为这类单位都会比较规范操作档案,都有独立的人事权,对拟录用人员,按照流程,一定会有调阅档案,审核档案和接收档案的相关流程,没有用了人,却不接收这个人档案的道理。
如果不是国企或机关事业单位正式编制人员,那么单位就有难言之隐,因为单位没有独立的人事权限,没有办法直接管理档案,只能把员工的人事档案托管到有独立人事权限的人才,或职介等类似机构。
多年来,绝大多数没有独立人事权限的单位,通常都不肯接收档案,然后再托管。因为这样费力不讨好不说,还会有很多风险或麻烦。
档案最忌讳的就是丢或缺,一旦丢失或缺失,原始资料难以弥补,耽误了档案人的利益,应该有人负责。而事实上,哪个环节的问题不好说,责任不好定,证据难寻,往往说不清,道不明。
需要调阅人事档案办理上学、公考、提干、人才引进、评职称、退休等社会事务时,人事档案整体丢失,或部分档案材料缺失,*花菜就凉了。至于责任,通常都很难确定到底谁来负这个责任。
有时人事档案会辗转多年多地多人之手,到底是哪个环节的问题,难以溯源到具体责任人,再加上又都是职务行为,不是个人主观行为,个人难负其责,而且相关法律法规对非主管过错,造成的档案丢失或缺失的惩戒力度,行*诉讼到 ,也往往解决不了问题。通常只有主观或恶意篡改档案,才会有严重的后果。
而且《档案法》半遮半掩,出台时间较晚。之前,全国各地人事档案的管理办法很不统一,更不规范,想把异地档案捋顺,让所有地区相关部门都认可,并不容易。
而且近年来档案制度改革后,托管档案不允许收费,无利可图又担风险,又担责任的事儿,哪个单位愿意管?愿意接呢?
而且*人这个群体很特别,*人的社保参保、补缴和退休也有一些特殊性以及单独*策,并且都会和人事档案对应。对非国企或机关事业单位来说是烫手山芋,一旦接手没有功,只有过,所以不少单位更是避之不及。
因此非国企国机关事业单位,通常只给员工缴纳社保,而不接收档案,社保和档案是脱离的。
实践中,绝大多数非国企或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外企,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甚至包括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合同工,这些人的人事档案接收问题都比较尴尬。
多数单位都不会触碰,会搁置不理。尤其是退役*人和下岗职工以及失业人员的人事档案,里面的麻烦事就更多,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人事档案衔接问题落埋怨、惹祸端的风险更大。
既然没有法定义务和制度性流程必须接收托管档案,可管可不管,索性不管。
那么,遇到这类问题的个人应该怎么办呢?现实点儿,不要和现在的单位较劲了,面对现实,以不耽误自己的事儿为重。
建议:如果你是退伍*人,就放在退役*人事务部,那里有一条龙服务。如果不是退役*人,是非国企或机关事业单位正式编制人员,可以把档案放在老家的有独立人事权限的公立档案管理部门,如人才、职介、就业局、劳动局、街道等公立机构,而不要放在社会中介机构,不安全。
友情提醒:如果是干部身份,或者将来会以干部身份办理相关社会系列事务,一定要放到人才,不要放到职介或街道,因为那样就变成了工人身份,再想恢复干部身份,难度较大。
如果想享受失业金或*府社保补贴待遇,则可以考虑把档案放在职介、街道社保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