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保险 >> 上保险市场 >> 正文 >> 正文

养老金计算除以139是什么意思专家告诉你

来源:上保险 时间:2025/3/28
按照国家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跟年龄有密切关系,并不是人人都是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个月,50岁是个月,55岁是个月。实际上,计发月数的规定是按照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年国发38号文件)统一公布并实施的。从40岁到70岁,每年都有对应的计发月数。40岁是个月,70岁是56个月。如果退休年龄早于40岁,按照个月计算;如果退休年龄超过70岁,按照56个月计算。相应的计发月数计算使用的是进一法,如果退休年龄是40岁零一个月,则是按照41岁确定计发月数。实际上,在年国发38号文件这是以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统一是个月,男女老幼都一样。新计发月数的规定,体现了退休越晚养老金越高的政策,也算是国家鼓励晚退休的一种政策导向,也增加了大家参保的积极性。很多人疑惑,个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实际上,具体如计算公式如下图:很多人可能看不明白,但是说简单点,就是让退休人员达到人均预期寿命时,能够恰好将我们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完毕。很多人觉得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领取1/,个月就领取完毕了。实际上,个人账户养老金每年还会计算利息的。最初国家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存款或者购买国债,投资手段缺乏。因此相应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很低,最早只有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2%上下。年以后,国家明确要根据相应的投资收益率确定计发利息。社会保险法也规定,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不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因此,国家是按照4%利率进行测算的。也就是说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按照每月1/领取,同时每年计发一次4%的记账利息,等到退休人员达到75.21岁的时候,恰好领取完个人账户的余额。不过,人均预期寿命是在不断延长的,但是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却一直没有调整,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调整。年开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改由国家统一公布,主要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一些因素确定。年是8.31%,年是7.12%,年是8.29%,年是7.61%。类似于江苏省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记账利息。如果说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过高,我们在达到人均预期寿命时就领取不完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是说国家正在尝试放弃这一规则了。年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3岁。如果按照记账利率7%计算,这种情况下60岁退休计算出来的计发月数只有.53个月,这种情况下计发月数反而会变小。所以,未来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等问题有可能会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不是永恒不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