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随着信息的增长,我们获取一些保险相关的知识越来越容易,但是在真正挑选保险的时候,又往往会陷入迷茫中,不知道选的对不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对保险进行筛选、看重点,从而更快更精准的找到合适的保险种类,来实现预期的保障责任」。
一、保险类型/保障目的我们要明确买保险的目的:「为了保障什么」。
咱们每个人都不是无缘无故买保险的,有的人是因为有家庭全方位保障的需求,有的人可能仅仅是为了得重病时不需要花很多医疗费。
可以「根据以下的描述,来圈定自己想购买的产品种类」。
「医疗险」:对看病的各类医疗费用报销。
「重疾险」:在得各种肿瘤、癌症等重疾期间,可以安心治疗养病不考虑工作收入,家庭的开支不受影响。
「需要注意」:如果家庭收入中大部分是被动收入,只有一小部分是主动收入或者没有主动收入的话,重疾险并不是必要的。
「意外险」:小到小擦小碰,大到意外伤残、意外身故或者是国外意外受伤后需要转运回国治疗等等。
「定期寿险」:肩上扛着家庭的经济责任,如果倒下了,家庭经济也不会因此遭遇重创。
「各类储蓄险」(增额寿、万能账户、分红险、投连险等):对家庭财产划分、家庭财富后续继承有想法,但是又够不到家族信托的门槛,或者不信任家族信托。
二、保障重点在明确了买保险的目的后,我们就需要对购买这类保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注意。
「医疗险」:
「就医地区」:仅在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还是大中华区(中国大陆+港澳台),还是支持海外?这在得一些重大疾病的时候,是个好问题。
「就医范围」:医院普通部,医院国际部/特需部,医院?医院?同样和就医地区一样,在得一些重大疾病的时候,是个好问题。
「保障责任」:用药责任、住院责任、门诊责任、24H意外门急诊责任、特殊门诊责任(比如门诊手术)、附带的专项医疗责任(如果有)
「理赔方式」:医院医院范围(是指定范围还是非直付就垫付),还是只能事后理赔?
「免赔部分/保障部分」:有的需要着重看免赔部分(大部分都保障,小部分不保),有的需要看保障部分(大部分都不保,只保指定范围的那一部分)。
「续保稳定性」:这个是重点,不仅仅体现在能否每年续保,还体现在每年续保的费率会不会出现大幅度增加?保司历史理赔后有没有续保拒保或续保大幅度涨费的先例?
「职业限制」:如果是在保司拒保职业内的,以上的再合适,也没法投保,只能找相似平替。
「重疾险」:
「保额」:保额计算很重要,重疾险因为高赔付率和高赔付金,导致保额上调保费也会跟着走,过高的保额无法负担,过低的保额无法完全保障。重疾险保额计算戳这里。
「保额与保费的比例」:这个也很重要,保额与保费的比例其实主要就是看杠杆率高不高,如果不高可能就不是很划算。当然这个高是重疾内相对的,而不是拿寿险或者医疗险来和重疾对比杠杆,不同种类的保险侧重点不同,无法直接比较。
「赔付方式」:分组不分组?赔几次?每次赔付间隔时间?轻、中、重症及每次赔付的相应比例?
「身故责任」:这个因人而异,一般建议买带身故责任,如果真的一生顺遂,最后至少能拿回所交保费的。
「意外险」:
「意外险类别」:出门旅游买旅游险,经常坐飞机买专门的航空意外险,工薪家庭偶尔出行可以买综合意外险。
「意外险三大责任的保额」:意外医疗、意外伤残、意外身故。需要注意:部分中端医疗是涵盖24H意外门急诊的哦,相当于也附带了一部分意外医疗责任。
「意外险保障范围」:记住一定要了解意外险中意外的含义,高风险运动造成的意外一般是不配的,当然猝死一般也不会赔付(有的会有专门的猝死责任)。详细了解意外险戳这里。
「定期寿险」:
「年龄、保额」:定期寿险比较简单,主要是看保障到多少岁,以及具体的身故保额。定寿的保费一般都比较低。详细了解定寿及保额计算戳这里。
「储蓄险」:
「类型」:保险的类型,比如增额寿、万能账户、分红险、投连险等。
「储蓄的体现方式」:比如增额寿的现金价值表,万能账户的合同最低利率、存入取出的限制等,分红险的分红方式及保底利率等。
三、保额计算在上一步保障重点中,我们发现有的保险并不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