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保险 >> 上保险介绍 >> 正文 >> 正文

别再纠结该不该买保险了,保险的重要性和必

来源:上保险 时间:2024/12/5
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保险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规避一些,生活中我们原本难以承受的不确定因素。

保险的必要性,在于如果我们无法有效杜绝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那么,靠承担保费的方式,将此类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势必就成为经济学人的理性选择。

所以,保险的意义,跟投资中止损点的意义是一样的:

都是通过承担当下确定的、可接受的小损失,来规避掉未来不确的、无法接受的大损失。

为什么懂行的人都不买投资险?

金融行业三大支柱:银行、保险、证券,保险业无疑是口碑相对较差的一个。

有个段子说:中国金融从业人员最多的城市是哪一个?

答案既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明珠上海,而是以高新科技产业著称的深圳。

因为深圳拥有数量庞大的保险业务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很难把他们也划分到金融业中。

保险行业的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不佳,很大程度上,来自保险业务员不顾客户需求的胡乱推销。

前面说了,保险的意义,在于规避损失,在于保障安全,客户买保险本应是为了花钱买保障买服务买安心。

可提到保险,之前大火的品种,全是万能险、分红险、投连险之类的投资类保险。

客户买了这类保险,不但可以获得保障,定期还能获得投资收益,甚至满足一定条件后还可以返还本金。

在保险业务员话术的包装下,似乎购买这类保险,消费者不但能够获得一份保障,期间还有利可图,甚至最后都无需付出任何成本。

毫无疑问,很多对保险不甚了解,对投资风险收益也缺乏概念的消费者,都在保险业务员死缠烂打的推销攻势下签了合同。

殊不知,每家保险公司都有大量高新聘请的精算师,每个险种,都是这些专业精算师反复推演论证过的,你连买银行理财都赔钱,怎么会自信到以为自己能占保险公司的便宜?

“既要又要还要”的代价,必然是投资收益低下、保障条款苛刻,看起来两全其美,结果都是镜花水月。

买保险的逻辑

买保险的逻辑,首先在于要认清一个客观现实,就是:对消费者个人来说,保险的预期收益,一定是负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款保险,你累计保费支出10万元,如果出了某些意外,可以获赔万元,那么,这些意外的大数据统计概率合计,一定是低于10%的。

我们不妨以5%计算,那么:

对个人消费者来说,他的预期收益,其实只有*5%=5万元。

对保险公司来说,平均每20个投保人中,才会有一个满足赔付条件,而每20个投保人,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万元,赔付支出万元,剩下万元的差额就是保险公司的利润。

而学过概率统计的网友们都知道,统计样本量越大,统计误差就越低,所以保险公司才都会选择荒蛮生长的方式拉人,因为只要客户足够多,保险公司就能做到稳赚不赔。

既然保险的预期收益必然为负,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买保险呢?

就是为了规避那个可能出现的、我们无法承担的风险啊。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10万保费的支出,你是可以承担的,哪怕它是%的损失,也可以承担。

而万的意外,是你无法承担的,哪怕它只有5%的概率,一旦发生会导致生活的晚清改变,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这款预期收益为-5万的保险,就是适合你的。

反之,如果万的损失,对你来说,也不过是郁闷两三天的事,那就完全没必要买这份保险了啊。

另一种极端情况,是10万元的确定支出,也让你感觉有压力,也会影响生活品质,那么这款保险同样不适合你。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降一档,选择5万元保费、50万额度保障的保险,因为对你的经济状态而言,可能不需要万的损失,50万的意外就足以把你的生活击垮了。

综上

保险是金融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保险产品可以保障我们的生活,不会因为天有不测风云而遭受突变,让我们的生活在遭遇意外之后仍然可以不大幅降低生活品质,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资产配置组成部分。

保险的逻辑,在于通过承担自己可以承担确定风险,来规避我们无法承担的不确定风险。

所以,我们在选择保险的时候,首先要选择消费险,而不是投资险。既然选择了保险,就是要花钱买保障,而不是投资赚收益。

其次,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内,在不影响现有生活品质的前提下,选择保费越高保额越大的保险,越有意义和价值。

第三,过度保险也不是明智之举,如果保费已经感觉吃力,不建议硬抗,不要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就把现在的自己拖入窘境。

至于保险业务员跟你说,买某某保险能赚钱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不贪小便宜,就不会吃大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