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保险 >> 上保险优势 >> 正文 >> 正文

保险是骗人的做保险你全家都是骗人的你

来源:上保险 时间:2022/10/6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1.html

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像保险业一样,在拥有几百年历史,几百万从业者,国家*策大力扶持,银保监会强力护法的情况下,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智开化的21世纪,依然被很多人认为是骗人的,你说奇葩不奇葩!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说保险是骗人的呢?不外乎两个原因:

1.多年广被诟病的理赔难印象

2.极大的售前售后服务落差

服务感受不是保险行业的独有问题,各行各业都存在,而且并不能把服务感受差和保险是骗人划等号,因为保险产品的 功能是理赔,只有理赔功能有问题,才能说保险是骗人的,这也是保险行业最广为质疑的疤痕——理赔难!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这样吗?不要道听途说,让数据来说话吧

取样:某头部保险集团某机构年全年理赔数据

收到理赔申请:件

实际理赔件数:件

赔付占比:95.2%

可见,在服务为王的信息时代,没有哪一个保险公司敢拿自己的理赔信誉当作儿戏,每一次的成功理赔,都是对公司品牌很好的宣传,比如某大型保险集团就曾经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为您寻找理赔的理由”。

但是在保险公司一方面极度的重视理赔质量和实效性的同时,保险是骗人的这种说法继续更多的流传在街头巷尾和家长里短,坏印象好像并没有任何的好转,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要把这个问题说明白,我们要客观地从两个角度同时看问题,分别是:从业者角度和客户角度

首先,我们看一下从业者角度

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今中国大陆保险从业者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诚信的,勤勉的,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

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万保险从业者队伍也确实存在着入门门槛偏低,人员质量参差不齐,保险公司管理松散,道德风险没有被关进笼子等等扎眼的问题

当这些缺点同时汇集在一个行业时候,就演变成了行业癌症——销售误导,导致了不被社会接受,饱受质疑的现状,比如:

1.保险从业者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和专业技能上的普遍低下导致的被动销售误导:很多专业的险种和保险责任,无法向客户解读清晰,或者对重要的信息点一带而过,主动或者被动的导致了误读或者误解。

2.接近零约束的个人道德风险导致的主动销售误导: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和个人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不可避免的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或者迫于业绩压力,对一些影响成交效率,同时也影响客户判断的重要信息采用了避重就轻,刻意隐瞒甚至故意误导的不道德做法,最终导致了销售误导。

而销售误导最终影响客户的客观判断,导致了理赔达不到心理预期。

3.服务意识差,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导致了客户在售前售后的服务体验出来了巨大的落差:售前千好百好客户是上帝,售后一年半载无影无踪,也很直接的影响了客户感受和行业形象。

辩证的看问题是我们应该有的严谨态度,单从业务员的角度去看一个问题是有失偏颇,至少是不够全面的;

那么我们广大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保险从业者和购买保险产品呢?

答案是:用对等的关系看待保险从业者并购买保险产品

很多客户面对保险业务员往往带有天然的优越感,认为你是来求我买保险的,你就应该主动告诉我所有的信息,你就应该主动解答我所有的疑问,出了问题都应该由你来负责等等

其实这都是因为关系不对等导致的,客户首先应该把保险业务员看做来帮助自己的顾问,抛弃固有的偏见,多站在自身需求的角度,多了解保险的条款,多了解产品细节,而不单方面听业务员的一面之辞,不明白的通过网络等媒介主动的查询了解

比如我们去购买一辆私家车的时候,如果听购车顾问讲油耗是8L,要不是自己再核实一下?当然要!购车顾问跟你讲这个车有很多功能,要不要自己核实一下?当然要!

买保险也应该这样,保险产品其实就是个普通的金融产品,绝不可能一个产品包治百病,任何产品都有特定的功能

就像夏天家里要买一台空调制冷,家里的冰箱不是也可以制冷吗?为什么还要买空调?保险产品也一样,虽然都叫保险,但功能各不相同,还要自己多研究多了解才行。

这就是对等的关系,是我们每个理性的成年人应该有的一份平常心。

用对等的关系看待保险业务员,他只是你的购买顾问而已

用对等的关系看待保险产品,它只是一种金融工具而已

保险产品是科学的风险管理工具,各大保险公司都是市场大潮中一叶孤舟,接受着广大消费者的审视,只要你用一颗平常心,审慎心去选择专业有责任心的保险顾问,结合自身的需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并把更多的判断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保险这种先进的金融工具,一定会让你的生活更安心,护佑你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497.html